太平洋之下,地球地壳正在被撕裂,一条巨大的裂缝已经形成
1700年1月26日,北美西海岸附近区域发生了一次猛烈的地震,根据科学家的估算,此次地震的震级在8.7至9.2之间,而其产生的源头,来自太平洋之下的一个被称为“卡斯卡迪亚俯冲带”(Cascadia Subduction Zone)的应力释放。
1700年1月26日,北美西海岸附近区域发生了一次猛烈的地震,根据科学家的估算,此次地震的震级在8.7至9.2之间,而其产生的源头,来自太平洋之下的一个被称为“卡斯卡迪亚俯冲带”(Cascadia Subduction Zone)的应力释放。
这一发现为我们解开了地球大陆演化的终极谜团之一:一个“无敌”的板块俯冲带究竟是如何终结的?这项突破性研究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布兰登·沙克(Brandon Shuck)领衔,2025年9月24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科学家们捕捉到了前所未有的俯冲带消亡景象,胡安·德富卡板块和探险者板块正在北美温哥华岛沿岸的地壳下方断裂。利用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卡斯卡迪亚俯冲带正在逐块崩解,形成微板块,并揭示了地球构造引擎在数百万年间是如何停止运转的。
科学家们首次捕捉到了一个正在终结的俯冲带:在温哥华岛海域,胡安·德·富卡板块和探险者板块正在北美板块之下逐渐分裂。通过高分辨率地震成像,研究人员发现卡斯卡迪亚俯冲带正在一点点瓦解,形成微型板块,并揭示了地球构造引擎在千万年尺度上如何关闭的过程。
说实话,看到“7.4级”这几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恐慌,尤其是在朋友圈被各种截图和预测刷屏的时候。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0月10日菲律宾群岛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0千米,震感明显。听到“7.4”和“海啸”连在一起,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比直觉复杂得多
“就像给地球做了一次深层CT,我们终于看清了俯冲板块的‘生死抉择’。”2025年10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团队用超级计算机建模,揭开了困扰地质学界数十年的奥秘:地下660公里处,为何有的洋板块戛然而止变平,有的却能突破阻碍深潜至核幔边界?
2025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等机构,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利用各向异性分析手段,揭示了缅甸俯冲带下方深部结构的真实面貌。
在板块俯冲过程中,岩石圈进入地幔会引起其自身及周围地壳和地幔物质发生显著变形。揭示俯冲带中地壳与地幔的变形模式,对理解板块俯冲动力学及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缅甸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边界的东缘,地震定位与层析成像结果清晰显示了该区域下方东倾俯冲的印度板块